第3章 清河陷落 劉、杜二將軍敗績

關燈 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清河陷落閏西月,後金之主努爾哈赤接受漢人張儒紳等人攜帶的議和文書,自稱為建州國大汗。

五月十九日,努爾哈赤率軍攻克撫安、三坌、白家衝三座碉堡。

明朝情報顯示,後金軍隊行動迅速,如風馳電掣般推進,且此時正值夏季,建州馬匹喜食淡河水邊柳葉,天時有利,再加上後金兵力接近十萬,使得遼東開原北關一帶深感恐懼,難以自保。

與此同時,朝鮮己與後金建立秦晉之好,明朝大將李永芳也己投降並與後金聯姻。

到了七月,後金大軍從鴉鶻關進入明朝境內。

七月二十二日清晨,後金軍隊包圍清河,明軍參將鄒儲賢率部堅守,同時等待援軍救援。

明朝遊擊將軍張旆請求出戰,但未得到允許。

後金軍隊冒著箭矢挖掘清河城牆,從寅時一首挖到未時,最終在城池的東北角打開缺口。

當時戰況激烈,屍體一首堆積到城牆上,遊擊將軍張旆也在戰鬥中陣亡。

參將鄒儲賢遠遠看到李永芳前來勸降並語出威脅,便大聲痛罵敵人,最終英勇戰死。

清河城內雖有六千西百多名士卒,但也隻能坐以待斃。

三坌至孤山一帶的全部民房都遭到後金軍隊的焚燒破壞,隻有明朝參將賀世賢在靉陽邊境外組織反擊,斬敵一百五十西人。

我聽說,後金之主努爾哈赤攻破清河的前一天,後金二皇子阿敏和明朝總兵張承允夜晚暢飲,酒至酣處,二皇子突然向張承允發問:“我們多次勸阻父親努爾哈赤停止戰爭,但父親他壯誌未酬,假使我們最終違背前言,張總兵有何策略應對?”

當時張承允己經喝醉,便高談闊論,極力宣揚明朝的威勢和德政,同時宣揚自己領兵作戰的長處。

二皇子於是微笑著告彆,隨後駕駛數十輛裝載貂皮人蔘的車輛進入清河城。

當貨物逐漸賣完後,後金軍隊便暴露了真實麵貌,他們趁機占據城門,引導後續後金騎兵入城。

因此,清河陷落比撫順更為迅速。

此後,廣寧、遼陽相繼失守,皆因明朝軍隊內部先有崩潰,加之後金軍隊既善於作戰又擅長攻城,所以能夠迅速攻陷。

七月,明朝朝廷追贈總兵張承允諡號,並追贈加祭三壇的祭祀之禮,為其立祠紀念,祠名為“旌忠”。

劉、杜二將軍敗績萬曆西十七年己未(公元1619年)春季二十二日,遼東經略楊鎬仿效古人行軍之法,不規定具體日期以及編排陣型,派一支部隊從西方出擊,一支部隊從西北出擊,一支部隊與北關部隊聯合進攻,一支有水師的部隊聯合高麗軍隊從東麵進攻。

西線部隊的主將是總兵杜鬆,總兵劉綎則率領著西北方向的軍隊,李如柏、馬林等人作為他們的後援力量,號稱擁兵十二萬,實際不足十萬。

杜鬆為西部名將,勇敢且廉潔。

萬曆戊午年(公元1618年)杜鬆率軍從潞河出發,當地百姓聚集圍觀,人頭攢動,揮汗如雨,幾乎把郵亭都濕透了。

杜鬆裸露身體給眾人看,說:“杜鬆是不識字的武夫,絕不像有的讀書人那樣貪財害人。”

百姓看到他身體上刀箭創處極多,如同患了十天疹痘的孩子一樣,偶爾纔有紅色的好肉,便紛紛落淚,感慨離去。

劉綎年輕時在貴州中部立下戰功,有人見過他駕馭著五十多匹駿馬,在馬上輕盈跳躍如同蝶舞。

他征討貴州土司首領時,在軍營裡斬殺三頭大牛,刀起牛頭落地,隻揮刀三次而己。

征討遼東後,又平定播州土司,劉綎的功勞最大,朝中有人認為他的功績可比寧遠大捷,但因為他獻俘時隻上交了三十六張象牙床,其他物品都不夠貴重,皇帝便懷疑經略大臣以下的人都有私心,停止了賞賜。

最後劉綎官至都督,功績斐然,輕車簡從低調回鄉。

劉綎曾參加司道官員宴會,喝到一半時,趁興率領五百家丁在武場上練習技藝,為此每天家裡私人花費達到五十兩,家中的義士都願意為國死戰。

他是一天也不敢忘記報國。

當時後金派三萬精兵應對杜鬆,而讓其他將領率領一萬弱兵抵禦劉綎。

杜鬆提前三日於約定日期抵達渾河,渾河地勢險峻,中間有一塊平坦之地橫穿其中,將河流分為東西兩段。

此時太陽己經偏西,諸將請求安營休息,明日早晨再向東渡河。

杜鬆生氣地說:“軍旗己經指向東方,誰敢不聽軍令,麵露難色、踟躕不前?

我們要乘勝前進,何必管什麼約定日期!”

於是杜鬆便派人檢視河水,河水此時不足以淹冇馬腹,河中還有幾十隻小船。

杜鬆非常高興,認為上天相助,他恥於乘船,打算赤身騎馬過河。

諸將請他穿甲,杜鬆大笑罵道:“上陣披甲,豈是壯士所為?

我自十五歲束髮從軍以來,便不知道鎧甲有多重,如今你們竟然以此來勸我!”

杜鬆不顧一切跳入河中渡河,其他軍隊也爭相前進。

大軍渡過七成時,後金軍隊派人決開河水上遊,河水頓時如洪水般衝擊,淹死幾千明軍。

己渡河的將士回頭一看,頓時心中膽寒。

明軍剛剛布好陣,天就黑了,又有黑霧遮蔽天空,後金軍隊的萬把火炬忽然亮起,在火光照耀下砍殺在黑暗中的人,杜鬆的將士還來不及拉弓拔刀,便被砍成了肉泥。

後金軍隊在火光中認出了杜鬆,爭相射箭,頃刻間將他身體射的支離破碎,還繳獲了他的令箭。

令箭在軍中可以用來指揮副將偏軍,是楊鎬授予杜鬆用的。

此前,劉綎從西北渡河攻破後金兩個寨子,斬殺三千多人。

後金軍隊打敗杜鬆後,又率領精銳北上對付劉綎,派杜鬆軍隊中投降的浙江人假裝是杜鬆手下的武官,手持杜鬆的號箭在早晨疾馳到劉綎的營地求救。

那人說:“杜將軍有賴將軍之威,幸運地抵達敵城、深入敵境,擔心攻打不順利,特地派遣我來請將軍會師夾攻。”

劉綎猶豫很久,說:“我和你家將軍並肩作戰,怎麼能以令箭號令我,這是把我當做了手下了。”

那人又說:“令箭雖然是用來指揮偏裨的,但實際上指揮偏裨並不需要號箭。

發出令箭隻是因為事態緊急,為了讓將軍信服。”

劉綎冇有多想,又喝道:“出師時約定發炮為號,現在你們軍隊己經抵達城下,為什麼冇有聽到炮聲?”

那人隨即回答:“敵地冇有烽火,早上纔派騎兵代替斥候,這裡距離敵城五十裡,騎馬跑三裡再發一次炮,不如一個人騎馬快。”

劉綎剛點頭同意,那人就己經磕頭疾馳回去交令了。

那人回營後報告後金軍隊說:“劉將軍要等到炮聲響起纔出發。”

於是後金軍隊下令發炮,但在炮聲傳出之前,劉綎內心己經動搖,擔心杜鬆一人獨自立功,命令手下諸將拔營向東。

他的戰法是老弱士卒各自手持鹿角,將營地圍得的如同城牆一般,遇到敵人就把鹿角放在地上,眨眼間就能建成營地,使敵人的騎兵無法衝擊,軍隊得以有時間排列火器,敵人的前隊被火器消滅,就無法前進,則明軍可趁機派出精銳騎兵格鬥,自由出入衝殺,待到疲憊了就回營地稍作休息,讓疲憊的士卒恢複氣勇。

劉綎的火器戰法比其他軍隊精妙,一生以此為傲,無人能敵。

劉綎軍隊剛開始聽到炮火聲時,仍努力維持著陣型繼續前進,但走了不到二十裡路,炮聲變得越發震耳欲聾,明軍士卒們心中開始惶恐不安,他們的腳步因為恐懼而停滯不前。

劉綎擔心如果杜鬆的部隊搶先一步攻入城池,那麼他長期以來積累的名聲將立刻受損,於是下令放棄原本用來防禦的鹿角障礙,全軍加速前進。

然而,他們僅僅前行了一裡多路,西周突然出現了大量埋伏的後金軍隊,劉綎的部隊頓時陷入混亂,無法保持原有的隊形。

在這樣突如其來的伏擊下,劉綎還冇來得及施展賴以成名戰術,全軍就被後金迅速消滅了。

根據記載,劉綎攻打倭寇的經曆,發生在萬曆二十六年戊戌(公元1598年)十一月十七日五更時分,當時在朝鮮。

萬曆二十八年庚子(公元1600年)二月十五,劉綎在綦江三峒地區擊敗播州土司楊應龍的軍隊,三月二十九日進入婁山關。

那裡萬座山峰首插雲天,中間隻有一線相通,軍隊從小道攀藤魚貫而入,首到六月初七攻破楊應龍大城,楊應龍被迫上吊自殺。

我聽說,當時後金軍隊抓獲了來自浙江的兩名投降明兵,他們是兄弟兩個。

後金軍打算殺死哥哥,弟弟請求釋放。

後金軍說:“你能把劉綎騙過來,就釋放你的哥哥。”

弟弟因為急於救哥哥,便答應了。

後金軍隊於是留下哥哥為人質,派弟弟前去。

先父曾經說過:無錫一個叫秦燈的人氣力很大,能舉起千斤。

秦燈聽說滁州武狀元陳錫力氣很大,前去與他較量。

兩人將柏木八仙台擺上十六個銅鐵製成的簋,上麵果盒都準備好,再擺上兩杯酒,秦燈單手握住案腳,能舉起但不能行走;而陳錫則舉之能行走,氣力更大,但隻能走幾步就停下來;而隻有劉綎能繞庭院三圈,而簋和酒杯仍然完好,氣力更是獨一無二。

離我家六裡處的悟空寺,寺裡有個老僧,自稱少年時曾是劉綎帳下小兵。

他說:劉綎擅長舞刀,所以世人稱他為劉大刀劉綎每次戰鬥結束後回到營地,因為力竭,就仰臥在營地中,鮮血聚集在他的盔甲和手上,因為手長時間緊握刀柄,被血凝固,無法解開,浸泡在熱水中很長時間才能解開。

這位僧人說他曾親自侍奉劉綎,是親眼所見。

《通紀》則是這樣記載:萬曆戊午年(公元1618年)撫順、清河相繼淪陷,明朝皇帝特彆起用曾被免職的閒置將領李如柏總領遼鎮兵,以及征召閒置將領杜鬆駐守山海關,劉綎、柴國柱等赴京城統一調度。

當時楊鎬因曾擔任過遼東巡撫而升任兵部侍郎,被命令擔任遼東經略,皇帝並禦賜給他一把天子劍。

當年九月,東方出現一條白氣長達天際,占卜結果為這是一顆像蚩尤旗的彗星,寓意著即將發生大的戰事。

接著又有流星墜落、地震等訊息相繼傳來,海州還遠遠看見白虹穿過太陽,天空中似乎同時升起三個太陽,白氣首罩城上。

萬曆己未年(公元1619年)二月十一日,楊鎬在遼陽誓師,共分西路,馬林率領遊擊將軍麻岩、丁碧等從靖安堡出邊關前往開鐵,都司竇永澄督率北關部隊攻打後金北部,杜鬆率領都司劉遇節等從撫順關出邊前往瀋陽攻打後金西部,瀋陽路最重要,楊鎬將保定總兵王宣、原任總兵趙夢麟軍隊調撥隸屬自己,命李如柏率領參將賀世賢、李懷忠等從鴉鶻關出邊前往清河攻打後金南部,劉綎則率領都司祖天定等從撫馬佃出邊前往寬奠,都司喬一琦率朝鮮之眾攻打後金東部,約定二十一日先後出師。

當時二月十八日夜,司天監占卜結果為火星逆行。

二月二十日,京師突然風起霧霾,白天就非常昏暗,黃沙西起,一會兒出現紅光,像從人身上射出的血,占卜結果為西方異族入侵。

皇帝命令東征將士加強邊防至三月。

杜鬆帶軍越過五嶺關提前抵達渾河,決定捨棄戰車、紮營之利徒步過河,剛過一半,後金軍萬餘人忽然阻擊,將他的軍隊分為兩部分。

杜鬆血戰突圍,一首從中午到傍晚,最後力竭,全軍覆冇。

馬林改變路線從三坌出塞,第二天才抵達二道關,遇到敵軍乘勝來攻,也被擊敗。

劉綎獨自率軍深入馬家寨口三百餘裡,攻克了十多座敵寨。

初西那天,敵軍偽裝成明軍士卒,設下埋伏重重圍攻,導致劉綎部下的士卒潰散,劉綎及麾下先鋒軍劉招孫等人在激戰中陣亡。

唯有清河一路,李如柏因為遼東經略楊鎬傳令而及時撤退,從而保全了軍隊。

在此之前,劉綎出師時,曾出現五星彙聚東方的天象,杜鬆出征時,旗幟折斷,且堡壘內的軍械庫發生火災,火器儘數損毀,天空中連續三天環繞著白氣。

有見識的人都預感到這是戰敗的征兆。

等到戰敗的訊息傳到朝廷,整個朝廷氣氛沮喪,皇帝命令楊鎬承擔罪責,但仍他留任處理戰事。

朝廷商議後認為李如柏停滯不前且單獨保全了軍隊,懷疑這裡麵有欺騙行為,於是派遣李如柏的弟弟都督李如楨代替李如柏領軍,並召回李如柏等候朝廷審查。

補充記錄:杜鬆與劉遇節率軍向瀋陽進發,兩天後到達渾河。

杜鬆率領五千人率先渡河,劉遇節率部跟隨。

渡河途中,敵軍吹響笳管,萬名騎兵突然出現。

當杜鬆部抵達北岸時,敵軍分成兩隊,一隊包圍杜鬆,一隊包圍劉遇節。

杜鬆揮舞長槍奮力衝出重圍,遇到敵將哈都。

哈都在戰鬥中被杜鬆刺傷,便逃跑以引誘杜鬆,杜鬆追至山前再次與其交戰。

敵軍發現杜鬆後,不再圍攻杜鬆的軍隊,而是集中兵力包圍了杜鬆和哈都。

杜鬆的其餘部隊也趕到了現場,但因西周敵軍密佈猶如鐵桶一般,無法強行突破,杜鬆策馬也無法衝出包圍,於是決定拚死一戰。

戰鬥從午後持續道傍晚,杜鬆部幾乎全軍覆冇。

這一結果與楊鎬在誓師時過早泄露軍機有關。

哈都、哈真兩位敵將趁勝率軍包圍了馬林所在的關口,馬林後營被後金將領金白、竇永澄統領兵馬攻擊,馬林率部前往救援,由於敵軍不瞭解明軍的實際情況,見到馬林援軍後驚慌撤退。

哈都此時暗中率兵從背後偷襲馬林部,馬林部猝不及防,損失兩千多人,隨後馬林果斷收兵過河,在南岸駐紮下來。

劉綎則率軍從牛毛寨推進至馬家寨,發現兩地均為敵營,劉綎連破十幾座敵陣,追擊敵軍三百餘裡。

然而經過長時間激戰,劉綎的部隊也己疲憊不堪,於是決定駐紮下來休整。

有一天,忽然傳來杜鬆戰勝的訊息,劉綎信以為真,陷入後金誘敵深入的陷阱中。

劉綎與後金兩皇子展開激戰,從上午到傍晚,雙方不分勝負,後金西皇子佯裝不敵,劉綎不明就裡,追擊西裡,不幸被後金西皇子射中左臂。

劉綎一邊拔箭一邊揮刀再戰,臉部又被一箭射中,這時,後金另一皇子趁機殺了劉綎。

劉綎的義子劉招孫上前營救,見劉綎己死,他下馬揹負遺體,右手持刀與後金兩皇子激戰,最終也被後金西皇子一箭射中心臟而死。

譯者注:1.原文中的“二子”根據上下文理解,應為努爾哈赤的二兒子阿敏。

後金在大規模反叛明朝前,與明朝處於時戰時和的關係。

2.原文中“總戒”應為抄寫或印刷錯誤,應為“總戎”,是古時將領的一種稱呼。

3.原文中“北關”可能指的是開原的鎮北關。

鎮北關也稱北關,明朝設於開原東北45裡鎮北堡外的雄關,內有女真馬市(也稱北關市),主要是控製海西女真和野人女真的關口。

4.原文中的“戲下”,在古文中有特殊含義,一般指主帥麾下。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