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嘩!”
老朱臉色也沉了下來。
朱高熾倒是不意外,知道群臣為何是這等反應。
……
1368年12月(洪武元年),朱元璋“遣使頒詔報諭安南、占城、高麗、倭國各四夷君長”。
這些國家在接待明朝使臣之後,紛紛在第二年遣使來貢,可唯獨倭國冇有任何反應。
後來才得知,使臣“舟至境內,遇賊殺,殺害來使,詔書毀溺……”。
洪武二年二月,朱元璋又繼續派遣楊載、吳文華等七人出使倭國。
倭國九州地區離中國最近,大明使臣就是由此路到達九州,由於不知道倭國當時的情況,使臣們將 占據九州的大名勢力南朝政權首領懷良親王,誤以為是倭國倭王。
此時的懷良與倭國幕府軍大戰中獲勝,贏得了倭國九州地區的統治權。當他看到明朝的國書之後,當即就將其中的五位明使殺掉,
而楊載、吳文華兩個重要人物被關押了三個月才放回國。
洪武三年,朱元璋再次派遣趙秩等使臣前往倭國,在使臣隊伍中還押送15名倭寇跟著赴倭,
要求倭國從嚴處理這些倭寇,來試探其態度。
懷良一改去年的敵對態度,轉對抗為恭順,並甘願俯首稱臣。
原來是倭國正處於南北朝時期,當時北朝室町幕府召集各方力量準備討伐南朝,懷良麵臨困境。在洪武四年遣使來華,嚮明朝奉表稱臣。
麵對懷良的稱臣納貢,朱元璋除厚賞懷良使臣外,還特意讓佛教祖闡禪師等人護送使臣回倭國。
祖闡一行抵達倭國後,才發現懷良並非真正的倭國國王,南朝也快要被北朝攻陷了。他們被北朝人拘留在倭國聖福寺,差點被凍死、餓死。
最終祖闡禪師等人通過倭國宗教界關係,才見到北朝的足利義滿將軍,擺脫困境,並於洪武七年(1374年)回到大明。
朱元璋到此刻才知道倭國內亂、倭寇橫行的真相。但也因倭國國內戰亂橫生,無統一政權,外交冇有效力,無法解決自身的倭寇問題。
朱元璋欲讓倭國平倭的希望徹底破滅,“怒日本特甚,決意絕之,專以防海為務”,由此將靖倭的重點放在了實行海禁,加強沿海軍事力量,“倭寇外交”宣告失敗。
後來倭國多次派人來朝貢,但老朱都直接拒絕了!
(老朱的朝貢貿易,是賞給蠻夷之國的多,大明拿的少!)
……
“不可!”
朱元璋和朱高熾,異口同聲道!
接著兩人很是意外的看了一眼。
“啊?”
朱棣一張臉瞬間苦了下來。
他就想要逃離這個地方,順帶著掃平那倭國。
這點小小的要求,都不允許嗎?
這日子還能過嗎?
“區區彈丸之地,不征之地罷了,何須咱大明皇帝親自征討,豈不是太給他們臉麵了嗎?”
“派一員虎將前去,足以掃平!”
朱元璋,當即說道。
禦駕親征?太給他們臉了。
剛開始,是因為大明要攻打元朝,老朱冇法動兵,後來覺得這等不征之國打下來,都不夠軍費,勞民傷財。
加上他不知道倭國有那麼多銀礦,所以他就未曾選擇調動大軍!
先前聽鱉孫朱高熾說有那麼多銀礦,這自然要征伐的!
但皇帝親自去,那就不行了,雖然朱棣這個皇位來路不正,但那也是他朱家的皇帝。
“我覺得此戰,由秦王朱樉掛帥,前去最為合適!”
朱高熾,緊接著說道!
首先秦王朱樉這個性格,隻要路上不被宮女殺了,那過去霍霍倭國,足以保證倭國斷子絕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