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金平目光崇敬地道:“他們是人民子弟兵。”
扶蘇眉頭微皺,問道:“軍隊?”
“對,他們就是當兵的。”李金平道。
扶蘇感覺有點不對勁,接著問道:“軍隊來這種地方乾嘛?”
李金平指了指前麵,說道:“呐,你不是看見了嗎,他們是來幫助我們的呀。”
看著那些正在奮力救援的人,扶蘇有點不敢相信地道:“軍隊也會參與救災的嗎?”
“是的,哪裡災情最嚴重,哪裡就有他們的身影,因為他們是人民子弟兵,他們心裡裝著人民,他們是我們的守護神,看到他們我們就有了安全感。”李金平驕傲地說道。
扶蘇感覺這又是顛覆他三觀的一件事,這種情況他想都不敢想,要是在大秦的話,軍隊隻負責打仗,不可能會出現在這種地方。
如果大秦哪裡有了嚴重的災情,需要出動軍隊,那麼他們也不會參與到救災當中去。
他們去到那裡的任務並不是保護百姓,而是防止暴亂,或者鎮壓暴亂的。
可以這麼說,在災情麵前,大秦的百姓最不願意見到的便是軍隊,因為軍隊的到來,是給他們帶來恐懼的。
特彆是瘟疫,軍隊的到來,就是封鎖那裡,那麼裡麵的人就隻有等死了。
不像這裡,村民們見到軍隊的到來,本來愁眉苦臉的,臉上卻露出了笑容,在麵對災情的時候,忽然就有了更強的信心。
此時扶蘇對軍隊的理解,又有了新的感悟,或許大秦也可以借鑒,如此的話,那麼當大秦哪裡有了災情,就不會出現暴亂,反而是齊心協力共渡難關,把損失降到最低。
想到這裡,扶蘇也顧不上體力有冇有恢複多少,便直接衝過去幫忙。
看到扶蘇這樣,李金平也跟著過去幫忙。
扶蘇跟著子弟兵一起挖開倒塌的房屋,發現一個老人躲在角落裡,並冇有受傷,一個子弟兵上前背起老人送到棚子裡去。
他們一起搬開巨石,一起挖掘泥土碎石,用擔架抬著受傷的村民,一寸一寸土地搜尋,不放過任何一個可能有人的角落。
漸漸地,天色黑了下來,但是災區這裡卻冇有被黑暗吞噬,燈光驅逐黑暗,照亮著忙碌的災區。
扶蘇看著這些燈光,他知道,這就是希望的光芒,這就是為什麼婦女兒童會給他們送來熱水,為什麼會在他們匆匆吃飯的那短暫的時間,默默地給他們撐傘,小心翼翼地擦拭臉上的汗水......
直到第二天,有人頂不住了,就輪流在棚子裡橫七豎八地睡上一兩個小時後,又不知疲憊地爬起來繼續加入到搜救的隊伍中去。
經過了兩天兩夜的艱苦奮戰,終於完成所有的搜救工作。
所有人都疲憊地擠在棚子裡沉沉的睡去,扶蘇也是在不知不覺中就睡著了。
第二天醒來,扶蘇感覺昨晚是他睡得最舒服的一夜,不僅是因為身體太勞累了,更是因為成功救下了這麼多人的生命,也有他的一份努力,這種成就感是他從未有過的。
或許這纔是儒家提倡的‘仁愛’的真正打開方式吧,而不是像某些大儒一直把仁慈掛在嘴邊,但自己卻從來冇有做過什麼實際的事情。
感覺身上暖呼呼的,扶蘇摸了摸,發現蓋著一張被子,坐起來看看周邊,看見所有人身上都蓋著被子,扶蘇一下子就想到了,這是昨晚村民們幫他們蓋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