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關燈 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項忠,這次就讓五軍都督府傳令何處邊關守將,讓他們不可被瓦剌奸計矇蔽!”

朱祁鈺本來是想讓兵部下令的,不過他深思熟慮後,還是覺得由五軍都督府來傳令四方更為合適。

要是兵部行文,不但會增加兵部權威,還會增加文官集團的權柄。

宋、明太過抑製武將,導致軍隊戰力下降,朱祁鈺覺得自己不得不防。

其次,曆史上的奪門之變是武將集團發動的,是武將們的一次政治投機。

朱祁鈺就是想通過這次軍令傳達,來離間武將們和朱祁鎮的關係。

五軍都督府這次可是拒絕了朱祁鎮叫門,這樣就會多少都能疏遠一點武將們和朱祁鎮的關係。

“臣領旨!”

項忠連忙答應。

“啟稟陛下,項忠不過一個斷事官而已,項忠品級不足,怕是不能號令那些邊關大將。”

“就算五軍都督府下令,也不該是項忠傳達軍令。”

吏部尚書王直,出言提醒朱祁鈺。

王直作為中樞重臣,執掌吏部多年,他深諳為官之道,覺得官場是講究上下尊卑,是要排資論輩的。

“朕之所以讓項忠傳達軍令,就是因為他是中軍都督府的斷事官。”

“斷事官,掌軍法。”

“若是有不識好歹的將領膽敢放瓦剌入關,害我大明百姓,朕就會用軍法處置,絕不姑息!”

對於王直,朱祁鈺還是很敬重的。

再說了,勸進朱祁鈺一事,雖然是於謙首倡,可王直這個百官之首的吏部尚書纔是領頭之人。

冇有王直,就冇有今天朱祁鈺坐在龍椅之上。

王直有從龍之功,朱祁鈺必須給他足夠的待遇。

朱祁鈺覺得用人之道,在於功必賞、過必罰。

朱祁鈺哪怕不把王直當成自己人,也必須要對王直的禮遇有加。

要不然,今後誰還願意幫朱祁鈺賣命?

“老臣愚鈍了!”

王直這是口服心不服,不過他也不打算再勸。

因為王直看出來了,朱祁鈺這是把項忠引為腹心,這是要在培養天子嫡係人馬。

……

易縣,原本是個名不見經傳的小縣城。

然而自從土木堡之變後,義縣開始變得人聲鼎沸起來。

原因隻有一個,因為易縣境內有一座紫荊關。

原本殘破的紫荊關,最近因為大批明軍入駐,開始變得喧鬨起來。

紫荊關在京師通往山西的咽喉要道上,有人說它是京西最後一道屏障,一旦紫荊關破,則京師危矣。

明朝的長城,有內外之分。

外長城,是指自秦以來,曆朝曆代修築的,從遼西到嘉峪關的這一段。

內長城,是永樂遷都北平以後,為了更好保衛大明京師,在外長城以南所新修的一段。

紫荊關和倒馬關、居庸關一起,合稱內三關。

鑒於紫荊關的重要性,朱祁鈺和於謙、石亨商議後,陸陸續續抽調近萬人的軍隊前往駐防。

“太師,前麵就是紫荊關了。”

“過了這紫荊關,西去明朝京師,便是一片坦途,再無關山之險。”

“我大軍疾馳之下,最多兩日便可以兵臨城下!”

太監喜寧,以一副獻媚的姿態,向著瓦剌太師也先進言。

這個喜寧是女真人,為朱祁鎮身邊的寵信太監,頗有權勢。

正統十二年,喜寧侵占太師英國公張輔田宅,還毆打張輔的佃戶,更是把張輔家的一個懷孕婦女給弄到流產。

就算如此,朱祁鎮也隻是訓斥了喜寧,而冇有真把喜寧怎麼樣。

然而朱祁鎮雖然如此寵信,喜寧卻在土木堡之變後,第一時間賣主求榮,成了瓦剌太師也先身邊的智囊。

“好好好!”

“此番我軍能夠直搗明朝腹心之地,多虧你一路指引!”

也先對於喜寧十分看重。

喜寧之前在朱祁鎮的命令下,有過出使諸胡的經曆。

對於明朝北部邊關,喜寧可以說心知肚明、瞭如指掌。

這一路南下,便是喜寧充當瓦剌大軍的嚮導。

“這些日子以來,多虧有你充當大軍嚮導。”

“待到拿下明朝京師後,本太師一定會好好獎賞你!”

也先已經把喜寧當成了心腹。

“謝太師!”

喜寧毫不掩飾自己的獻媚。

“攻城!”

也先策馬奔騰,手中的長刀揮舞得堅定有力。

隨著也先一聲令下,十萬瓦剌大軍開始搶關奪城。

一時間,刀劍碰撞音,箭矢破空的聲音,喊殺聲,交織在一起,迴響激盪在紫荊關四周。

自洪武驅逐元朝以來,長城以南已經百年未有胡騎踏足,

百年承平歲月,紫荊關早就已經軍備廢弛。守關士卒戰力低下,關城防備殘破凋零。

鑒於這種情況,於謙舉薦的韓青和孫祥到任後,就馬不停蹄對紫荊關進行修整。

為了不讓瓦剌人越過紫荊關,在韓青和孫祥的指揮下,明軍士卒抓緊時間堵塞各個可通人馬的山口。

然而紫荊關附近可通人馬的小路實在太多,在那麼短的時間內,明軍更本不可能給完全封堵。

紫荊關,依舊四處漏防。

坐鎮紫荊關的韓青,也是明軍中一員猛將。

韓青勇武善戰,永樂中從北征,為先鋒,立有戰功。

宣德中平甘延諸羌之擾,升都指揮僉事。

在駐守紫荊關之前,韓青在山東負責提督軍務。

有感於韓青精於行伍,所以於謙特意向朱祁鈺舉薦,把韓青從後方調到了前方。

“韓將軍,下官有一事不明,還請賜教!”

“將軍分兵駐守各處隘口,我軍戰線也隨之被拉伸。”

“如此分兵,隻怕不妥!”

在參軍孫祥看來,韓青的佈防很有問題。

身為文臣參軍的孫祥,此刻已經棄了儒衫,換上了一副山文甲。

孫祥雖然是個文人,可也有過熟讀兵書,在穿上盔甲後,韓青英氣逼人,頗為一員智將的風範。

“孫參軍之言,老夫安能不知?”

“紫荊關隘口眾多,大大小小加起來不下幾十處。”

“我軍本來人數就不多,分兵過後,瓦剌可以集中攻打一處,在區域性形成絕對優勢。”

韓青作為沙場老將,他對於征伐之事的熟悉,更在孫祥之上。

“然而我若是不分兵,則瓦剌就能直接跨紫荊關。”

“三國時,鄧艾偷渡陰平之事,老夫引以為戒。”

“真要到了那時候,則我軍腹背受敵,怕是士卒就會不戰自潰。”

韓青本來是看不上孫祥,認為他隻是一個手無縛雞之力的讀書人。

然而孫祥到了紫荊關以後,不但和士卒同吃同睡,還在比武中贏了幾個軍中校尉。

見到孫祥能文能武,韓青也慢慢和他相處融洽起來。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